物件快搜:
排序
刊登時間 瀏覽人數
270 則房產新聞

EPP替代保麗龍 養蚵浮具仍汙染

【2020-12-02】【312 人瀏覽】
台南沿海養蚵產業有利用保麗龍做為浮具的傳統,卻因容易破碎,造成海岸嚴重汙染,漁業署今年補助漁民將保麗龍更換為發泡聚丙烯(EPP),卻被環保團體批評「一樣汙染」,連蚵農都抱怨「政府花錢做白工」,市府農業局漁管所指出,將持續與塑膠研究中心合作,找出品質更好的EPP,以免徒勞無功,明年並修法禁止養蚵用保麗龍。 蚵農使用保麗龍撐起竹架,浮在水面上養殖,但保麗龍長期在海浪中容易破碎,造成海岸充滿保麗龍碎渣, ... (完整閱讀)

左鎮地方創生 廢校變葛鬱金故事館

【2020-12-02】【324 人瀏覽】
葛鬱金在堊地就可種植,是早年山區貧家食物,台南左鎮利用廢校岡林國小教室打造「葛鬱金故事館」,當地人口老化,地方推廣葛鬱金產業10年,從傳統洗粉製粉、開發葛鬱金麵,產官學社合作,研發面膜等,希望透過故事館讓更多人認識祖先智慧及青銀共創的「銀髮經濟」。 左鎮岡林國小因學生數流失嚴重,多年前廢校後由社區認養,因鄰近二寮觀日亭,市府觀旅局原設有遊客服務中心,現在移往左鎮化石園區,在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、 ... (完整閱讀)

全台第一間葛鬱金故事館設「廢校教室」 要翻轉極限村

【2020-12-02】【308 人瀏覽】
台南左鎮「葛鬱金故事館」28日開幕,利用廢校的岡林國小六年乙班教室打造。「在堊地就可以種植」,當地公館社區推廣葛鬱金產業將近10年,從最傳統的洗粉製粉、開發葛鬱金麵、又與產官學社合作,研發出葛鬱金的面膜及輕青霜,在葛鬱金產業故事館成立後,要讓更多人認識養生又友善的作物,同時開發適合現代人使用的產品,讓更多人認識祖先智慧與青銀共創的傳承,開創「銀髮經濟」、翻轉左鎮命運。 左鎮人口嚴重老人,80歲社區 ... (完整閱讀)

園區串連綠地買房熱 人口大增帶動地方成長

【2020-12-02】【323 人瀏覽】
台南市水交社文化園區串連體育公園、哈赫納爾森林,被形容是台南的中央公園,6年來吸引建商在園區旁蓋大樓,增加2300戶人口,其中大成里躍增近4倍。居民說來買屋就是為了附近有文化園區美景休憩。 大成里長鄭宏源說,大成里與園區僅隔著1條水交社路,由於過了南側的大成路就是南山公墓,較無發展的誘因。不過,隨著水交社眷村的拆除以及要設置文化園區後,建商開始進場,蓋起透天厝、大樓,許多民眾也因為受文化園區的吸引 ... (完整閱讀)

台南老屋熱 整建、經營線上學

【2020-12-02】【331 人瀏覽】
老屋有多夯?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從2008年推動老屋欣力,掀起台灣老屋熱潮,公部門也投入推動舊建築活化,台南從第1年僅19處老屋重生到2017年已800處,數字持續攀升,炒熱老屋卻面臨老屋淪網紅拍照勝地,內涵沒跟上及房租飆漲等亂象,有老屋經營者形容這股現象是「把容器擦亮,卻不管裝進什麼。」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因目睹城市中老屋不斷消逝、城市風貌趨於模糊,從2008年著手推動老屋欣力,並關注許多 ... (完整閱讀)
270 筆資料.第 14 頁 / 共 54 頁